一提到布魯薛鞋 (Blücher),大家經常以為只是德比鞋 (Derby) 的別稱,但實際上,不論是從淵源或是鞋面設計來看,這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鞋款。僅僅是因為起源時間相近,再加上外觀高度相似,才造成了今天市場上名稱通用的結果。
簡單的鞋型設計、標誌性的規格元素,以及橫跨各風格的高搭配度,都是布魯薛鞋 (Blücher)可以賞味的重點。這樣歷經洗鍊的經典鞋型,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?
時間回到各地戰火連綿,十九及二十世紀初的歐洲。長期不斷的戰爭,使得各種軍需品的相關設計快速增加。舉凡軍用風衣,各式背包,以及軍盔等,為了因應實際的使用需求,都在此時出現大量的改良版本。
席捲歐洲的拿破崙戰爭,1803-1815 Photo Credit: https://negaublog.wordpress.com
而在拿破崙戰爭 (1803-1815) 時期,著名的普魯士將領布哈德 • 列博萊希特 • 馮 • 布呂歇爾 (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, Fürst von Wahlstatt),便因為通用規格的軍靴設計不良而頭痛不已。當時各國多採用全高筒,且需要繫緊多孔鞋帶的傳統軍靴,不論是在穿脫的方便性,或是長時間穿著的舒適性上,都大大的影響其軍隊行進的效率,甚至可能造成戰略上的失誤。
普魯士將領,布哈德 • 列博萊希特 • 馮 • 布呂歇爾 (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, Fürst von Wahlstatt) Photo Credit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他便改良了當時慣用的多孔軍靴,將其改成類似於現今低筒鞋款的半靴形式,並把固定鞋帶的位置安裝在腳踝前方,藉而營造出最大的鞋內空間。由於是源自於軍靴的設計靈感,因此整體輪廓也訴求厚實耐穿,沒有太多的裝飾細節,並採用了圓頭的楦型及厚重的大底來製作,以應對全天候的地形需求。
一戰時期主要採用的高筒軍靴樣式
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usmilitariaforum.com
一戰時期常見的德比樣式軍靴
Photo Credit: https://wolfandiron.com
從外觀乍看,布魯薛鞋 (Blücher) 似乎跟德比鞋 (Derby) 沒有太大差異。
但稍微注意一下鞋翼的裁片部分即可發現,相較於德比鞋是整片連結到鞋後跟的做法,布魯薛鞋僅在鞋帶孔的部分多縫製了一塊皮革以加強牢固,鞋身及其他部分則以同一塊皮革做包覆,在視覺上相當不同。
此做法的用意在於,如果同樣繫緊鞋帶,穿著布魯薛鞋的壓力將會更少,從而更適合軍隊大量製作,大量穿著的特性(德比鞋將會更加包覆整個腳背到腳跟)。
很快的,類似的概念就在歐洲各國之間流傳開來,各種泛用版本的低筒軍鞋也陸續推陳出新,雖說軍鞋還是以靴款為最大宗,但素面,耐用的大頭皮鞋,已經逐漸成為了人們對於軍鞋的第一印象。
而這樣陽剛味滿滿的印象,當然也在之後順勢流入了工作鞋,或是戶外鞋等等較為重裝的領域。時至今日,類似的皮鞋輪廓早已滲入到各大品牌,百花齊放的各種版本,相信大家都不會太陌生,但如果說到原汁原味的布魯薛鞋,相信還是素面圓楦的版本最對味。
現今常見的軍靴樣式
Photo Credit: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
基於上述的軍事背景,布魯薛鞋 (Blücher) 不論是和軍裝/工裝相關的休閒打扮非常契合,甚至是用途偏正式的西服也能做出不錯的搭配。
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9n9w2DJ6gR/
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DQQV4VJzcz/
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BxfIUXp3Kq/(類似款圖片)
紳裝/正式風格搭配:
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6Xn3ZRpcz1/
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EIdzCLDAJ8/
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Dfix6ADwcZ/
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tQHGxfh52V/(類似款圖片)
四平八穩的款式,怎麼搭都好看
還不來一雙嗎?
Powered by Froala Editor